看戲說人生......
依稀記得,自小開始我便是個電視兒童,加上父母忙碌又與堂兄弟姊妹的年歲相差甚遠,我的童年常常只有電視機陪伴我度過一天。小時候我很喜歡看卡通,雖然媽媽因為做生意很忙,但她也沒有放任我去看一些比較不良的節目,就連卡通都是她挑選過覺得有教育意義的我才能收看,所以我的童年沒有哆啦A夢,沒有幽遊白書,我有的是灌籃高手與櫻桃小丸子,在那時除了櫻桃小丸子之外,我最期待的節目便是當時華視每周六晚上播出的〈一休和尚〉。在眾多的卡通節目中,只有這個節目是父母陪我一起觀看的,每當禮拜六水果攤八點多收攤,然後爸爸就會去買些滷味或小菜等回家,接著一家三口便聚在房裡,開著冷氣等待一休和尚的播出。
雖然那時的卡通技術對比起現在可說陽春許多,但是內容的感人卻無庸置疑,小時候看一休和尚小小年紀就出了家,看著他運用機智為很多人解決了許多困難,也為自己身處的動盪政治環境中披荊斬棘,雖然一休小小的年紀已有了大智慧,但是每當節目播到一休望著用來代替娘親的掃晴娘時,小小的我卻也總是跟著他一起哭泣,我比一休幸運,每當此時我總是撲在媽媽身上撒嬌,而媽媽也戲謔的道:「以後不乖就送妳去出家,看妳能不能成為二休。」
說到二休,因為那時有一休,於是我總是自稱是二休,而腦袋較不靈光的堂妹是三休,就這樣一直排了好多的稱號呢!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饒富童真的時光。但可惜隨著時光推移,一休和尚在華視消失了蹤跡,此後禮拜六取代我的是玫瑰夜談或台灣變色龍等社會性節目,那時常常一邊看著驚悚的劇情一邊懷念一休,心裡總是想著「這樣的案件,一休只要動動腦就能迎刃而解。」就這樣漸漸的我長大了,有段時間也忘記了心底的小一休,不知他跑哪去了,再次與電視上的一休重逢,已經是過了將近十年後的重播。過了十年,一休仍然鬼靈精怪,而我也不再像當初那樣懵懂,隨著年歲增長,心底的求知慾更加旺盛,於是我開始著手調查歷史上的一休,雖然當時調查出來的結果和電視裡天真可愛的一休大相逕庭,但歷史上的他也可算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天才;動盪的時事或許是造就出一休機智的原因,在那樣的年代裡被迫早熟的孩童想來令人不忍,對比起現代兒童的依賴或者是孤僻,一休那份為他人所著想的心成就了許多的仁慈。
除了一休和尚,相信許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記憶,那就是「灌籃高手」。記得一個禮拜中只有短短的半小時播出時間,孩子們總是端著飯碗守在電視機前面,看著櫻木花道或流川楓這一集如何發揮;以前看這部動畫時,帥氣的流川楓總是堂姊妹們的最愛,而我卻喜歡傻不愣鄧的櫻木花道和他的摯友「水戶洋平」。小時候看灌籃高手,其實籃球規則也沒懂太多,只是單純喜歡看他們進球得分,每當進一球便歡呼一聲,一直到了長大後,重新看了灌籃高手的重播心底才有了另一番的體悟,心境由小時的熱血轉變成為現今的感動。
櫻木花道從一位對籃球一竅不通的生手,歷經苦練和自身的資質,在籃球場上進步神速也令許多人讚嘆不已;在看灌籃高手時,對比起自恃甚高、個性孤僻的流川楓,櫻木花道他那積極與不顧一切的性格更能撼動人心,剛開始雖然也覺得他是一位笨蛋,但到最後心情幾乎是被櫻木花道牽著走的,記得有一、兩集中的比賽,畫面逐漸緩慢,整場上只剩下櫻木一個人的內心獨白,對著他的視線望去則是拋至空中的籃球,當個性衝動,做事又絲毫不顧前因後果的櫻木花道專注的望著那顆籃球時,那種眼神令人震撼,「當下我只想著要進球得分」這樣的專注出現在一位衝動的男孩身上時,那種反差與強烈的對比更是令人永誌難忘;這使我想到了閱讀中的自己,雖然我不像櫻木花道那樣好動,但是也是挺靜不下來的,但是當我一頭栽入了書本的世界時,在那個當下是心無旁騖的,眼裡只見得到我所注意的事物。
當一個人專注的看著某樣東西,身陷其中時,其背後要投注了多少的喜歡與熱情才可以如此專心?司空圖曾說過「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或許在對人對事上,有些是值得我們忘卻自身去投入的,當你連自己都忘了自己,心底只想著要完成某項使命時,那樣的氛圍是如此神聖,是如此不容質疑,不容撼動的。
年輕總會有失敗,但熱情總是能淡化失敗;櫻木花道歷經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無論是摔得頭破血流或是背脊受傷都不輕言放棄,為的就是要貫徹自我,要挑戰流川楓,兩個人是冤家,但也是可敬的對手;不管在何種處境,人都是無法單靠著自己存活,有團體的支持,有對手的挑戰,才可能激盪出更燦爛的火花。流川楓也並不一直是高傲的人,他也挑戰過仙道,雖因無法突破而敗北,但仍毫不放棄;三井由原先對籃球的熱愛至誤入歧途,而到最後又回歸原點選擇挑戰自我;宮城也憑藉著矮小的身高,在籃球場上努力的衝刺;而赤木也始終沒有動搖過稱霸全國的決心,貫徹著自己的信念。就這樣的幾個人組成了湘北高中籃球隊,就這樣與全國各地的好手碰撞出火花,就這樣有了激勵人心的灌籃高手。
雖然到最後,無論是動畫版還是漫畫版的結局都是飲恨,他們都沒有得到全國大賽的冠軍,但是經由這幾位可愛的主角們也為這部動畫圈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人的一生總該有種堅持,總該有些東西令我們激動、令我們沸騰、令我們熱淚盈眶,只要曾經堅持過,那麼儘管最後結局不從人願,但其中的過程已經夠美好的了,只要曾經在追求的當下有過感動,那麼成功與失敗又何必計較呢?
除了動畫之外,我自小開始便也時常收看日劇,那時日劇並不像現今那樣流行,而且也幾乎是較長篇幅的,例如日劇經典的「阿信」、「阿香」、「無家可歸的孩子」……等等。
這些日劇陪伴著我成長,劇中的主角有些早已老去,就連當初看安達祐實是個可愛的小女孩,現在一轉眼她已經為人母;當初的日劇比較不像現在的充滿濃厚的愛情風味,反倒是比較偏向人生勵志這個方面,台灣的戲劇雖然也有些不錯,但是在連續劇上我還是覺得日劇的細膩度較高。就連歷史劇也是,我高中那陣子正開始迷上了日本幕府末期,當時在第四台有部歷史劇叫做「大奧」,大奧是日本的時代連續劇,分別在1968年、1983年、以及2003年至2005年年間,前後共計五度拍攝,故事劇情以江戶時代將軍妻妾們所居住的江戶城大奧做為背景舞台,由身處大奧內的女性們的人際關係與愛恨情仇描寫出德川幕府的繁榮、沒落等波瀾萬丈的故事。2003年的大奧時代設定在幕末,2004年的大奧第一章時代設定是春日局與德川家光之時,2005年的大奧則是德川綱吉時代的故事。
因為此部電視劇無論是在音效或場景甚至是人物的選角上都很貼切,就連服飾或當代的用語都很講究,所以藉由這部電視劇我學習到了不少關於日本幕末時期的歷史,但在歷史之上,更令我動容的是《大奧》裡對於女性的心理刻劃,那時的女性逆來順受,階級意識又嚴明,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可說相當卑下;而進入大奧的女性表面看來似乎光鮮亮麗,但在那宛如牢籠的屋宇中,她們的內心又是如何的孤寂折磨呢?同身為女性,我慶幸自己生在現代,以往的女性不管是國內或國外,絕大多數是受到壓迫歧視的,尤其是進入宮中的女性,在種種鬥爭裡面如何存活如何面對都是個相當大的考驗,看《大奧》時有不少片段是令我落淚的,尤其當戰事頻仍而女孩們被迫與愛人生離死別,甚至是為了替將軍傳宗接代而被接進大奧之中,這些種種看來都令人心疼與難過,但也由於這樣的背景,才構築出了這麼一部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和《大奧》同樣屬於歷史劇,並將女性定為主角的,還有韓國的《明成皇后》當初接觸這部電視劇,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媽媽喜歡劇中的女主角,剛開始覺得這樣的歷史劇有點乏味,加上那時年紀尚小,對於韓國歷史一知半解,所以在前幾集時對這部電視劇我可說是興致缺缺,但在每天陪著媽媽觀看後,往後的日子我竟然變的比媽媽還要執著於劇情,甚至也因為這部電視劇開始查詢明成皇后的資料,也知道了日韓互仇的原因。明成皇后入宮之時也是受到冷落,在當時皇帝冷落她的歲月中,她不停的讀書接收知識,這也為她後來的政績立下了基礎。明成皇后在韓國人的心目中站有崇高的地位,被稱為「偉大的鐵女子」,或許她的政績及貢獻對我們而言並不重要,但是藉由電視劇的播出,我看到了一位知性又感性的女人如何以高明的手段和堅定的心志,成為韓國的國母並到最後救下了韓國。
但是歷史上有個不變的定律,似乎是紅顏多舛,明成皇后最後的下場竟死得如此悲悽;悲哀的結局對比起大奧,她死的毫無尊嚴,而大奧的女性則多半孤苦終生。大奧的女性為了將軍為了青春為了後代而年華老去;而明成皇后則是為了國家,為了君王,為了捍衛自己的自尊而賠上性命,兩者一是孤寂而終,一是被賤踏生命,但人生結局同樣流露出了深宮女子的悲哀。
看了這樣的歷史劇,儘管不是本國製片,但裡面的場景服飾均相當講究,並不讓人覺得枯燥;歷史上有許多英明的男子千古流芳,但是對比起這些男子或是君王,我更悲憐的是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女子。你說後宮鬥爭勾心鬥角,但那也是因為受到時代與男人的擺弄,許多的女子由初始的天真爛漫轉變到最後的自私自利,這也不是她們當初料想得到的啊!在深宮中為了存活下去,勢必得用上非常手段,男人戰死沙場或許還可以得個榮耀之名;但女人心之細膩,在幽深的宮苑中獨自拼鬥著,運氣好的得到寵幸,但孤獨終老的又有多少人,被歷史遺忘的又有多少人……歷史不會重演,重演的是意義。
在這樣的歷史劇中,我見到了許多可愛可憐可恨的女性,在劇中的角色形象已如此鮮明,那就更不難想像在古早以前的真實戲碼對她們是如何殘忍了。對比起現今矯情的偶像劇,我覺得歷史劇中的女性更流露著人性的可愛,或許當時她們知識並不淵博,但她們卻用人性本能撰寫了血淚的篇章,是血與淚、痛苦與磨難所造出的女子,就算後世說她們卑鄙至極,但這何嘗不是最真實的人心?中國也有許多的女子在歷史上留名,但留下來的多半是個美麗的名字美麗的倩影,歷史劇中的君王總曾耽溺,歷史劇中的美人總是孤寂。無論古今中外,歷史劇中許多女性呈現了終極的悲哀,但悲到盡頭就美了,所以後世的我們眼中才見得到那朵用歷史洪流灌溉出的一抹桃紅。
戲夢人生,戲說人生,看戲說人生;如夢似幻的場景錯置,虛虛渺渺的時空置換,我沉溺於劇中同時也慶幸自己身在現實。但戲劇何嘗不是用現實所構築出的呢?因為有不可捉摸的人心,才有確切存在的證據,戲劇正是為了演繹如此的真實才因應而生,或者也可說前一秒鐘所發生的事情,都已成為戲劇的範本,無論是銀幕上的戲劇或是現實中的戲劇,真真實實、虛虛假假……我們看戲,但在這樣的世界中,我們也是在演戲,演一部名為「人生」的歷史劇。